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

                          人生有感 ( 十五)


    對照太太的情況後,我認為太太這三年發生的三次由肚子痛引起的短暫昏迷應該與迷走神經有關,病名叫「腸易激綜合症」,找到了原因令我鼓舞,因為知道萬一以後再發生類似情況如何處理。

    但是溏稀的現象仍然沒有解決。於是我建議太太去看專科醫生。

    專科醫生聽了我們的情況陳述之後,為太太做了詳細檢查,包括甲狀腺,腹部按壓,及詢問太太最近有突然增加什麼藥及食物,並建議暫時將這些藥和食物停下,以觀察效果,若仍然拉肚子,則需要做大腸鏡檢查。

    專科醫生認為有可能是藥物或食物引起腸過敏,他說其實溏稀不是病,有的人一生的大便都是溏稀的,有的人一生都有便秘,這兩種情況只是大便形狀的問題,不是病,不用吃藥。

    我問之前家庭醫生開抗生素的事,專科醫生說其實沒必要開抗生素。

    我請教專科醫生我太太肚痛暈眩問題,醫生說那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綜合症首先表現是會強烈的肚子痛。(那之前太太三次應該屬於腸易激綜合症了)。

    結果醫生完全沒有開藥。

    回家後,我懷疑溏稀可能是脾胃濕寒引起,建議太太去看中醫或去相熟的藥房買中成藥。當晚去藥房由藥房介紹一種中成藥「五寶丸」,第二天早上大便開始成形,結果吃了四天,結合吃煎雞蛋加姜絲及灑一點胡椒粉,現在都已經正常成形,幾天來都沒有再溏稀了,也沒有肚子不舒服了。

    總結經驗,其實溏稀是脾胃濕寒引起,五寶丸去濕暖胃,姜絲和胡椒粉也是暖胃。

    中西醫對一些病的治療方法不同,西醫較針對性,而中醫則較注重調理,各有所長,可以中西結合。

    西醫的「發炎」與中醫的「陰陽失調」相似。人體陰陽失調,例上火,即火旺陰虛,則表現於喉嚨痛,皮膚癢,眼紅,睡眠不好等等「發炎」現象。

                                      

                                               280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人生有感 ( 十四)


我在網上仔細查了有關迷走神經的資料:

突然暈倒或失去知覺,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患上了「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該疾病屬於一種自主神經系統問題,因人體的迷走神經受到刺激而引發暈倒,例如「見血」後感到恐懼而暈倒。此情況常見於較年輕人士尤其是女性身上,並有多個誘發因素,以下將會探討此病的成因及預防方式。

多數人出現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之前,會有下列症狀:

迷走神經屬於腦神經之一,又稱第10對腦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和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組神經,包含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負責控制呼吸系統、大部分消化系統及心臟等器官感覺等運作。所以,當迷走神經受損有機會導致循環、呼吸、消化等功能失調。

迷走神經性昏厥的發病原因是,當身體的迷走神經刺激過度便會產生一些不正常反應,包括心跳減慢、全身血管擴張及血壓下降等。在這個情況下,血液輸送量會大減,若血液未能如常傳輸到腦部,便會令人昏厥暈倒。誘發因素可包括心理及生理層面,例如:

  • 受到驚嚇、感到恐懼
  • 情緒激動、焦慮
  • 身體出現突發性疼痛
  • 脫水,例如在炎熱天氣下進行劇烈運動但缺乏飲水
  • 嚴重咳嗽、用力大便
  • 長時間站立的時候,血液會聚集在雙腳,以致回流心臟的血液減少引致病發。常見情況是學生在操場站立了一段時間後,突然變得面青唇白並暈倒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方榮志曾指出,首次出現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的人,於2年內復發的機會大約有兩成。至於昏厥多於1次的人士,則很大可能會經常復發。

此病發作時,一般不會為身體帶來很大影響,但期間可能會因為突然暈倒而產生意外。例如在過馬路、高空活動或工作時病發便會導致身體受傷,如頭部撞到硬物,出現難以預計的後果。

所以,若發現身邊人懷疑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應盡快協助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下躺下,墊高雙腳及休息。一般會於短時間內,即幾秒至幾分鐘內恢復知覺。由於引致暈倒的原因眾多,患者事後應盡快求醫。

一般來說,若患者過往曾病發及出現以上提及的先兆,日後再發作時,可馬上坐下來或躺下休息,提防跌倒受傷。心臟科專科醫生高耀鈞曾指出,當患者開始感到頭暈時,可嘗試雙腿交叉站立,雙手互扣向外拉並咬緊牙關。此動作可提高血壓水平,避免突然暈倒。

                                                           279

                                    人生有感 ( 十三)


    人體的構造的確是非常非常複雜及非常非常合理,幾千年來的科學研究都搞不清楚人類是怎麼創造出來的,我認為,除了上天有此能力,其他的都不可能。

單單說人類經常會發生的小病來說,比如肚子痛和拉肚子,就複雜的很。

根據網上醫生介紹,肚子痛或拉肚子有以下的可能問題:

  1. 病毒性腸胃炎:病毒引起拉肚子症狀,病程3~5天,常見的包括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一般會有感冒症狀,糞便偏水稀。
  2. 細菌性腸胃炎: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引起拉肚子症狀,常見的包括李斯特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性腸胃炎會有血便或便中帶有黏液、腹部會劇烈疼痛,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3. 食物引起:拉肚子也很常是飲食習慣造成的。陳信佑醫師指出,很多人吃了太刺激的食物,例如甜食、油炸或重口味的食物,這些都是高滲透壓食物,會刺激腸道加速蠕動,使腸道會來不及吸收營養和水分就排出體外,不過這種拉肚子較不會有人在意,因為一般在拉肚子後就會比較舒服,且只要下一餐改變食材,就會改善。

     其他拉肚子的原因,根據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美國梅約診所的資料顯示,其他可能造成拉肚子的原因如下:

  • 對食物過敏:例如乳糖不耐症或是對麩質過敏引發的乳糜瀉都會造成拉肚子,不過只要避免食用乳製品和含麩質食物症狀就會好轉。
  • 藥物引起拉肚子:例如抗生素導致困難梭菌激增、引發偽膜性腸炎,其他還有制酸劑、高血壓藥、某些治療痛風的藥物也可能導致拉肚子。
  • 胃黏膜受損:例如胃潰瘍、癌症接受放射治療
  • 腫瘤:大腸癌、直腸癌、胰腺癌、肝癌等都有可能拉肚子
  • 其他原因: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酗酒
    太太在四月初開始經常大便溏稀,有時會拉肚子,看家庭醫生,醫生說是細菌性腸胃炎,吃了五天抗生素,不見好轉,並且在月中晚上肚子劇痛而幾乎昏厥,並血氧和血壓都很低,我給她喝了些鹽水及讓她躺平休息及吃止痛藥後,第二天也就沒事了。

    但仍然有溏稀現象,我估計會否吃抗生素而將腸道裡的好菌壞菌一起消滅了,於是鼓勵太太加強吃益生菌,以增強腸道好菌。

    再去看家庭醫生,問醫生是否吃抗生素引起肚痛頭暈的問題,醫生說沒有關係,說那是迷走神經的問題。醫生照例開了些消炎止痛藥。


                                       278